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°时为立秋,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表示秋季时间的开始.
立秋后,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.按照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,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22℃以下为夏季结束,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22℃~23℃之间为夏季气温下限,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23℃~24℃之间为夏季气温上限.立秋过后,日照时数减少,气温降低,正值秋收秋种、冬藏季节,所以古人认为,立秋是秋季的开始,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,因此,有“秋前一伏,补透透”一说.这段时期,饮食调养应以“清补”为原则,既要清泄暑热、又要滋阴润肺.可多吃些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萝、乳品等柔润食物,可以每周吃一次海参。立秋贴秋膘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习俗,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会在立秋当天进行“贴秋膘”,而是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定。比如广东、福建两省的部分地区,由于夏季较长,当地居民往往选择在处暑(即农历8月23日)后才开始“贴秋膘”;而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地,由于立秋早,大部分地区是在立秋那天“贴秋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