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稀之年,即七十岁以上的人。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七十曰古稀。”
古稀之年,即七十岁以上的人。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七十曰古稀。”
古稀之年是指70岁(虚岁)。古稀是一种古代的说法,现在已经不用了,这里指70岁。而且只有活到70岁才能被称为\"古稀老人\",超过70岁就不能被称为\"古稀老人\"了。另外\"古稀之年\"还特指人的寿命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七十曰古稀。”郑玄注:“稀,犹少也。七十而致仕,若今之六十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七十而致仕者,言其年虽少,然仕则优也。”宋王禹偁《待漏院记》:“至於朝廷之士,亦有七十古稀,八十耄耋,或在庠序,或处林野。”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白香山诗》:“盖人生七十,气血已衰…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古稀矣!”后来引申为凡七十岁的人均可称为“古稀之年”。因此,对于个别的百岁老人也称作“古稀之年”。
《红楼梦》第四回中曾写道贾母在大观园摆宴,众人齐贺老太妃万福金安时,书中提及贾府众人年龄:
1、宁国公贾演生二子:长子贾敷,早夭;次子贾敬,生贾珍。
2、贾敷生贾敬。
3、贾敬生贾珍。
4、贾珍生贾蓉。
5、贾蓉生贾兰。
6、贾兰生贾菌。
7、贾菌生贾琮。
8、贾琮生贾琛。
9、贾琛生贾环。
10、贾环生贾兰。
11、贾兰生贾桂。
12、贾桂生贾蓉。
13、贾蓉生贾蔷。
14、贾蔷生贾芸。
15、贾芸生贾芹。
16、贾芹生贾菖。
17、贾菖生贾菱。
18、贾菱生贾萍。
19、贾萍生贾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