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,又称端阳节、午日节、五月节等;

节期在仲夏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;

端午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,许多地方都有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蒿草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的习俗;部分地区的人们还有在端午节这天沐兰汤浴兰汤,采百草煎水沐浴的习俗;

据说,端午节也是韩国的一个传统节日,不过两者并没有什么关系,因为在古代,端午节是在中国唐朝时期才流行起来的,所以韩国也就没有了端午节的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;

而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全体公民共同的节日,并非只限于汉族,在我国的其他少数民族如满族、蒙古族、回族、苗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彝族、仡佬族、高山族、羌族、朝鲜族、白族、纳西族、哈尼族、僳僳族、佤族、拉祜族、水族、东乡族、土族、达斡尔族、仫佬族、羌族、撒拉族、毛南族、京族等24个少数民族中,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。

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按照中国传统,端午节有很多种过法,比较普遍的有三种:1、划龙舟2、吃粽子3、挂菖蒲、艾叶

端午节的起源

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:纪念屈原说。纪念伍子胥说。纪念曹娥说。起于三代夏至节说。恶月恶日驱避说。吴月民族图腾祭说。吴月民族图腾祭说。吴越民族图腾祭说。江南地区古越民族图腾祭说。江南地区古越民族图腾祭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