害群之马: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。

一般来说,这个词语用于贬义的情况居多。

1、出自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中“天下无废王立公,而公乃抗直犯上,无所回避,此谓‘害群之马’”。其原文是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朕常保此三镜,以防己过。今魏郡太守李密,状貌不凡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”译成白话就是:拿铜做镜子,可以端正衣帽;拿历史做镜子,可以知道国家的兴亡;拿别人做镜子,可以知道自己的对错。我经常用这三面镜子来警惕自己,因此朝廷里的大臣都推荐我担任督察御史。2、出自《南史·王昙首传》中“害群之马,必欲去之”。其原文是“若为君子,当相规引,岂容害群之马,妄自猜疑!”译成白话就是:如果你们真是君子,应该互相提携帮助,怎么能随便怀疑排斥那些有害群之马的小人呢?3、也出自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中“譬犹驽马并麒麟,寒鸦配鸾凤耳”。其原文是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朕常保此三镜,以防己过。今魏郡太守李密,状貌不凡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