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舟求剑告诉我们: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。故答案为:发展;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。
道理: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楚国人不知江上有剑,因而不能渡河,最终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。这则寓言告诫人们,办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事物的变化发展,如果不顾事物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,仍然按照过去的老一套来做,就会遭受失败。
课文通过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办事刻板、不懂得变通的人。也启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不断深入,不能主观地、静止地看问题。
刻舟求剑:比喻拘泥固执,不知变通。
道理:当时的人只注重地图,没有看清实际情况,把船刻在了树桩上,所以后来他才没有找到剑。说明:看问题应该全面,否则,容易陷入形而上学,或者盲目行动,结果都会碰壁。现代汉语中“刻舟求剑”多被误解为“把船刻在了树桩上”。其实,它的本意是指:在航行的时候,应该根据水流的速度来调整自己的航向,而不是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方法。比喻不懂得变通,死守教条。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”
例句:你若再这样~下去,就难免会走上绝路。近义词:刻舟求剑、墨守成规反义词:见机行事、审时度势
作业帮用户2017-10-12